步入式高低溫試驗室預計未來隨著國內對于進 |
![]() |
發(fā)布者:無錫瑪瑞特科技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21/3/27 8:19:47 點擊次數:353 關閉 |
2009年中國由煤炭凈出口國變成煤炭凈進口國之后,2011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的煤炭進口國,2013年達到值3.27億噸,占到當年全國煤炭產量36.8億噸的8.89%,從2014年底煤炭行業(yè)脫困會議召開后,進口煤總量有所下降,2015年煤炭進口量降幅,同比下降近三成。但進入2016年后,受煤炭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影響,國內煤炭供應持續(xù)收緊,進而帶動了進口煤炭市場的繁榮,進口煤炭數量得以大幅增加。 2016年,隨著國內煤炭行業(yè)去產能的開展,產地煤炭供應量隨之收縮,國內煤價大幅上漲,使得進口煤重新受到青睞,下游采購訂貨增加,煤炭進口量從5月份開始同比出現大幅上漲趨勢。海關數據顯示,2016年全年煤炭進口量為2.56億噸,其中動力煤進口總量為1.67億噸,煉焦煤進口總量為5930.7萬噸,無煙煤進口總量為2641.48萬噸。 據海關統(tǒng)計,中國2017年12月份進口煤炭2274萬噸,同比減少410萬噸,下降15.28%;環(huán)比增加69萬噸,增長3.13%。 12月份煤炭進口額為203899萬美元,同比下降7.73%,環(huán)比增長8.95%。據此推算進口單價為89.67美元/噸,環(huán)比上漲4.8美元/噸,同比上漲7.33美元/噸。2017年1-12月份,全國共進口煤炭27090萬噸,同比增長6.1%,累計進口金額2263670.7萬美元,同比增長60%。 分煤種來看,2016年,進口量的是動力煤,占比達到66.47%,其次為煉焦煤,占比達到23.2%;后是無煙煤,占比達到10.33%。 2017年進口煤炭總量中,動力煤占比達69.27%,其次為煉焦煤,占比達到25.78%。后是無煙煤,占比達到4.95%,其中2017年進口煉焦煤占比較2016年有提升,主要是因為停止進口朝鮮煤后,進口無煙煤的比重。 中國進口煤炭主要來自于印尼和澳洲,蒙古和俄羅斯其次,雖然蒙古和俄羅斯煤炭資源豐富, 但由于到中國鐵路運輸成本太高,向中國出口不具經濟可行性,而澳洲和印尼煤走海運到中國東南沿海港口則具成本優(yōu)勢,因而東南沿海電大量采購來自印尼和澳洲的電煤。其中印尼進口動力煤基本上是褐煤,發(fā)熱量較低。 2017年中國累計進口煤炭27112.17萬噸,分煤種來看,進口動力煤18781.36萬噸,進口煉焦煤6989.93萬噸,進口無煙煤1340.88萬噸。分國別看,進口量位于前五位的來源國為印度尼西亞、澳大利亞、蒙古、俄羅斯、菲律賓,進口量分別為10900萬噸、8005萬噸、3398.84萬噸、2807.45萬噸、554.3萬噸。 從地理上來講,向中國出口動力煤的都是西太平洋地區(qū)的國家,要么在陸路上與中國相鄰, 要么有便捷經濟的海運通道與中國相連,這主要和煤炭的運輸半徑有關。通過上圖可看出:三年來占據中國煤炭進口量排名前三位的仍是澳大利亞、印尼和俄羅斯;其中,印尼一直保持著中國進口煤炭來源國地位,占到國內進口煤炭一半以上的份額。 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》于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并次降稅,2016年1月1日第二次降稅。根據中澳自貿協定,2016年起動力煤關稅降至2%,關稅下降加強了澳洲進口煤的價格優(yōu)勢。煉焦煤方面,從協定生效后,進口澳洲焦煤一直實行零關稅。加之澳大利亞煤品質高于印尼,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占比不斷提升,占到國內進口煤的30%左右。近五年,俄羅斯煤比重逐年穩(wěn)步提升,顯現出中俄合作的逐漸深入。預計未來隨著國內對于進口煤品質要求越來越高,加之中澳關系的深入,澳大利亞煤在國內動力煤進口中所占份額仍有上漲空間。 整體來看,未來中國對印尼、澳大利亞、蒙古進口煤的需求力度依然較大,這些進口煤對國內煤炭市場供應也會形成有力補充。 中國煤炭的主要進口海關是南京、南寧和呼和浩特。進口海關主要集中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(qū),這主要是因為東南沿海地區(qū)電進口量較多,集中在廣西、廣東、福建、浙江、等經濟發(fā)達省份,所以煤炭進口海關也都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地區(qū)。2017年中國進口煤炭數量前三甲的海關分別是呼和浩特、南京、汕頭,進口煤炭數量分別為3338.3萬噸、 2970.6萬噸、2064萬噸。
進口煤具有質優(yōu)價穩(wěn)、規(guī)模運輸的優(yōu)勢,一度曾占領中國的東南沿海煤炭市場,國際油價下跌之后,運輸成本進一步降低,相對中國內陸煤炭而言,在東南沿海城市仍具有較強的價格競爭優(yōu)勢。中國煤炭進口主要集中在華南和華東沿海地區(qū)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 |
|